大鹏鸟
[attach]7366[/attach] [i=s] 本帖最后由 知天斋 于 2015-9-20 21:51 编辑 [/i][b]回复 [url=http://haitian.six168.com/redirect.php?goto=findpost&pid=107901&ptid=7127]1#[/url] [i]知天斋[/i] [/b]
小知[size=2]63[/size]不及大知[size=2]64[/size],小年[size=2]65[/size]不及大年[size=2]66[/size]。奚以知其然也?朝(zhāo)菌[size=2]67[/size]不知晦朔[size=2]68[/size],蟪(hùi)蛄(gū)[size=2]69[/size]不知春秋[size=2]70[/size],此小年也。楚之南有冥灵[size=2]71[/size]者,以五百岁为春,五百岁为秋;上古有大椿(chūn)[size=2]72[/size]者,以八千岁为春,八千岁为秋。此大年也。而彭祖[size=2]73[/size]乃今[size=2]74[/size]以久[size=2]75[/size]特闻,众人匹之[size=2]76[/size],不亦悲[size=2]77[/size]乎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小知不及大知,小年不及大年。奚以知其然也?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,此小年也。楚之南有冥灵者,以五百岁为春,五百岁为秋。上占有大椿者,以八千岁为春,八千岁为秋。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,众人匹之。不亦悲乎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知识少的比不上知识多的,年寿短的比不上年寿长的。根据什么知道这些是如此的呢?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个月有开头一天和最后一天,蟪蛄不知道一年有春季和秋季,这是寿命短的。楚国南部生长一种叫冥灵的树,把一千年当作一年。古代有一种叫大椿的树把一万六千年当作一年。彭祖只活了八百岁,可是现在却以长寿而特别闻名,一般人谈到长寿,就举彭祖去相比,这不是很可悲吗! 新知识而要认真习。 [i=s] 本帖最后由 知天斋 于 2015-9-21 20:11 编辑 [/i]
[b]回复 [url=http://haitian.six168.com/redirect.php?goto=findpost&pid=107906&ptid=7127]3#[/url] [i]鹰[/i] [/b]
[b]这是庄子《逍遥游》中的一段话。原文和译文对照着搬到了这里,可谓有意味在里边。[/b]
[b]尤其喜欢“[/b]小知不及大知,小年不及大年。[b]”中背后的道理,推及起来可以旁涉很多,有待读者言表。[/b]
[b]在此暂不赘说,谢谢赐言。[/b] 借用前人之法,能助后人之功,学习古人之道,能鉴今天之心 知天辛苦了,把这么深奥而实现的为生之道供给出来,真是高功一件 [b]回复 [url=http://haitian.six168.com/redirect.php?goto=findpost&pid=107912&ptid=7127]5#[/url] [i]海上浮云[/i] [/b]
借用前人之法,能助后人之功,学习古人之道,能鉴今天之心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前人后人古人今人,这是历史在流淌,文化在传承。
对于古代文化,毛泽东有精辟的论说:剔除糟粕吸收精华。我们当然应该接受精华的部分,需要怀疑的态度批判的眼光鉴别的能力。
中国哲学讲究“求道”,外国哲学将这个道理解为“智慧”,我以为各有法路。
中国人论道勉强为之,因为形而上的确不可言说。所以,类比譬喻,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;外国的智慧之学,穷追猛问刨根究底,各尽风骚。
我辈应该集大成而用之。
谢谢浮云前来赐言。 [b]回复 [url=http://haitian.six168.com/redirect.php?goto=findpost&pid=107913&ptid=7127]6#[/url] [i]海上浮云[/i] [/b]
知天辛苦了,把这么深奥而实现的为生之道供给出来,真是高功一件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浮云的留言最后没有句号,先前的那个帖子我给点上了句号,这里还想给点上,但转而一想是绝不应该的。
浮云是一位很有文学修养的网友,绝不会随便地空下一个标点的,一定大有深意在。于是,我想起了《易经》最后“未济”之卦。
《序卦传》说:“物不可穷也,故受之以未济。”既济“虽然目的已经达到,但是事物的变化是没有穷尽的,人总是必须不断地有新的追求,所以《未济》卦紧承《既济》卦而来,象征新的召唤和动力又要开始萌生。
知天仅仅是认识,求道更多在于实践。我想浮云在此一定有更多的召唤吧。 [b]回复 [url=http://www.haitian.six168.com/redirect.php?goto=findpost&pid=107922&ptid=7127]8#[/url] [i]知天斋[/i] [/b]
知天太有学识了,我没有打标点是忘记了。 [b]回复 [url=http://haitian.six168.com/redirect.php?goto=findpost&pid=107933&ptid=7127]9#[/url] [i]海上浮云[/i] [/b]
知天太有学识了,我没有打标点是忘记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没有打标点忘记了,应该说在网络里不是什么错误。这不是印刷品的报纸书籍之类,错了是不应该的。网络里大家都很忙,生活的节奏加快,顾及不了那慢节奏的极限似的认真了,我也有过很多比这还严重的错误,有时发现不了,这是网络的写作环境所致,可以理解。
如果说错误的话,那我的那一段话就是艺术的善意的批评了。
说话写文章总要有个“触媒”或叫做触发,这或许是我的原意。
谢谢回贴。 来学习新的知识 不多见的美图,谢谢分享。 [quote]回复 海上浮云
知天太有学识了,我没有打标点是忘记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...
[size=2][color=#999999]知天斋 发表于 2015-9-23 10:42[/color] [url=http://haitian.six168.com/redirect.php?goto=findpost&pid=107941&ptid=7127][img]http://haitian.six168.com/images/common/back.gif[/img][/url][/size][/quote]
感谢知天的谅解,我也许就是那种网上不注意标点的人了;P 大鹏鸟 真大呀~~ 学习学习来啦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