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知天斋 于 2014-8-30 20:08 编辑
简单谈谈欣赏散文的问题 欣赏散文是一件很麻烦的事,要有一定的前期准备,至少应该知道关于散文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,比如什么是散文,散文的审美特点,散文的分类,常见的散文写作技巧,中国外国散文的简单历史,还应该有欣赏散文的亲身的经历,当然也有独自习作的实践活动,知道写散文的甘苦。具备以上这些,读别人的散文可以发言了,不至于无话可说或随意不负责任的评说。 欣赏散文可以全面地欣赏,也可以就某一方面进行重点欣赏,可以就内容欣赏,也可以就形式欣赏等等。下面我们举例具体来谈谈如何欣赏。 散文的特点之一要求自我的写真性,这一点和诗歌小说都不一样,诗歌可以写幻觉小说可以虚构。写真性一般说要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,在此基础上要写出对人生或宇宙的品味或参悟,这里的“悟”是最要紧的。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佛学都讲究这个悟,悟也是中国艺术精神之一,心理学的悟是在感觉知觉感受之后的一个层面,有哲学的成分在里边。所以,散文的欣赏尤其要注重欣赏作品中作者的独特感受体验后的“悟”。 杏林子的《朋友和其他》,写邀请朋友在家小聚,抒发对人生的感悟: 人生一世,无非是尽心。对自己尽心,对所爱的人尽心,对生活的这块土地尽心。既然尽心了,便无所谓得失,无所谓成败荣辱。很多事情便舍得下,放得开,包括认识的是非恩怨,金钱与感情的纠葛。懂得舍,懂得放,自然春风和煦,月明风清。 …………. 已经过了大喜大悲的岁月,已经过了伤感流泪的年华,知道了聚散原来是这样自然和顺理成章,懂得这点,便懂得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温馨,离别便也欢喜。 以上是作品的选段,分析鉴赏可以写作如下:得失荣辱、是非恩怨、离合聚散,作者都参透了。作者对人生的这种深刻、直切的体验、彻悟、通达的人生态度,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哲理的启迪。 仅仅懂得一些理论是学会不了欣赏的,真正的能力形成必须多多实践,如果你有兴趣,我们空间里就有新贴上去的散文,不妨试一下。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,高兴地欢迎你在此进行平等而热烈的对话。 |